LMS-TSC-201型半导体激光器实践操作系统 |
|
系统简介: 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激光晶体、激光腔镜、光学调整架等附属设备,以获得红、黄、绿、蓝、紫等波长的激光及光参量的产生及放大技术,实现激光器的多波长输出。 我公司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实验内容的深度,系统操作方便性等问题上设计半搭建实验项目。 研究固体激光材料特性、固体激光器的光泵浦热效应、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技术、可调谐激光器技术、超短激光脉冲等课题。主要研究的是二极管泵浦全固态激光器谐振技术及理论、固体激光材料热效应、非线性晶体激光变频技术和激光调Q及锁模技术等。 一、 实验项目 1、用Nd3+:YV03晶体和KTP晶体作为激光介质晶体和倍频晶体搭建1064nm腔内倍频产生绿光532nm的实验装置。
2、设计搭建 LBO/BBO/Nd:YAG266nm全固态紫外激光器和一台KTP/BBO/ Nd:YAG266nm全固态紫外激光器。 3、设计一个平一凹线性激光器,利用LD端面泵浦946nmNd:YAG,LBO腔内倍频,采用风冷系统实现蓝光473nm输出,光一光转化效率为7%。并对新晶体BLBO进行一些实验。 二、 系统组成
1、外腔式氦氖激光器 2、光学调整支架及附件 3、激光器光学谐振腔反射镜 4、全固态激光器所需晶体 5、半导体可饱和吸收镜 6、固体激光器使用的循环制冷水机 7、实验专用声光Q开关及其驱动电源 8、超净间 9、光学平台 三、 实验内容 1、了解原理 2、Nd3+:YV04晶体和KTP晶体的特性 3、直腔结构及腔内倍频方式 实现用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泵浦源泵浦Nd3+:YV04晶体,产生红外激光经KTP晶体后产生532nm绿光的整套实验装置。 4、记录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5、倍频效率 6、光斑模式调节等。 7、用1W的LD作为泵浦源,在最大抽运功率为1.3W时,分别获得了平均功率为1.5mW和2.0mW的266nm紫外输出。 8、解释了椭圆光斑的成因和光斑发生45o偏转的原因。 9、介绍Nd:YAG与Nd:YV04的物理、光学特性,并比较它们准能级跃迁的优劣点,选取Nd:YAG作为激光介质并对其激光特性进行详细的研究。 10、提高倍频效率的方法。选出LBO,介绍LBO的物理,光学性质及工类相位匹配倍频过程。 11、设计3V型折叠腔,并对腔体各参数进行分析与选定,实现421nm的蓝光输出。 12、最后,对实验输出功率不理想的原因进行分析,提出了改进方法。可以对新型晶体BLBO进行一些实验 13、直腔→V型腔→Z型腔结构搭建 |
|
上一篇:暂无信息 | 下一篇:LMS-TLN-201型气体激光器实践操作系统 |